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9-01-11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4513
张健说,招商局允许拿出1%去做天马行空式的IT创新,允许容错、试错,IT将从辅助角色变成金融创新的主角。所有的成员企业都将加大IT投入,这需要股东支持,对金融科技超前投入将成为招商金融的一个特有文化。
产融结合、以融促产是产业型集团兴办金融的初衷和落脚点。在这方面,招商局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一家,是央企中唯一一家兼有较强实业板块和金融布局的企业。
目前,招商局集团围绕“成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世界一流企业”的战略目标,借助产融良性互动,正致力于从“三大主业”(交通、金融和房地产)向“三大平台”(实业经营、金融服务、投资与资本运营)的转型。
所谓金融服务,招商局集团并不简单追求金融全牌照,而是按“4+N”(银行、证券、保险、基金加其他板块)的布局思路,形成集团全产业链金融服务能力,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综合金融解决方案。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招商局“4+N”金融布局策略包括:一是,对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传统优势领域加强管理,实现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稳定公司股权结构和治理结构,确保未来长期稳健发展;二是,复牌、重组或设立新兴的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金融业态,包括保险、直投、金融科技等。
巩固银行、证券传统优势领域
2017年7月,招商仁和人寿开业,至此招商局集团金融板块“4+N”布局初具雏形。
近年来,招商局在金融战略上落子频频,加强了在保险、直投和资产管理领域的布局。招商局与中国移动、中航信等八家股东发起成立的仁和人寿在去年末获批筹建,半年后通过监管验收,随即成功开业,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亲自担任仁和人寿董事长。2017年8月,招商局、平安集团和深投控发起成立深圳市首家地方AMC——深圳招商平安资产管理公司开业,聚焦不良资产处置。2016年11月,招商租赁揭牌成立,实现当年注册、当年开业、当年赢利。2015年12月,招商创投揭牌,体现了招商局这个百年央企全力开展互联网+和VC投资的坚定决心。2012年,招商局成立招商局资本,打造直投基金管理的统一平台,截止2016年底,管理总资产已近1700亿元。
“4+N代表了中国金融的未来方向,也是招商局金融的战略。”招商局集团金融事业部部长张健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4+N战略既是招商局集团对过往发展经验的总结,更是对未来趋势的判读。
对于招商银行、招商证券等招商局体系内成长起来的、已在商业银行、证券等行业成为业内翘楚的子公司,招商局则是不断加强管理,巩固控制力。
2015年下半年,A股市场出现非理性下跌,招商局响应号召,为稳定资本市场,投入资金积极增持招行股份,体现了招商局集团对中国经济、对中国资本市场以及对招商银行发展的充分信心。2014年5月,在不利的外部市场环境下,招商证券A股定向增发顺利完成,招商局集团对招商证券的持股比例由45.88%提高至50.86%。此外,在招商证券2016年10月完成的H股IPO中,招商局集团成功认购回国有股转持股数。
除招商银行、招商证券两家业内龙头,招商局在基金领域布局也很深厚。目前旗下的博时基金、招商基金两家公司的管理总规模双双超过1万亿元。
布局直投、资管新兴领域
除传统优势领域,招商局近年来也积极在保险、直投(包括资本、创投和天使等)、金融科技等代表未来的方向上布局,补齐短板。
在战略布局逻辑上,张健表示,在老龄化社会、消费需求升级等趋势下,保险是未来发展潜力较大的产业。同时,招商局通过地方AMC完善全周期金融布局,通过不良资产管理实现逆周期盈利贡献,资管业务与产融结合等招商局传统优势也可以有更好的结合。此外,在互联网金融探索上,招商局、招商银行设立招银前海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招商局也成立了招商局金融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招商金科”),推动金融科技的深度应用。
其中,在直投和资管领域,招商局接连布局招商资本、招商创投、招商平安资产,分别投向另类及PE投资、VC风投和不良资产管理等。
招商局资本投资有限公司专门从事私募股权投资,成立于2012年,目标是发展成为国内规模和效益领先的PE企业。
招商资本总经理张日忠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书面采访时表示,重点投资与招商局集团现有产业板块相关的行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招商资本已投金额中,超过一半投到了招商局集团的实业板块,包括地产、港口、金融、海洋工业等。其次,抓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机遇,多只基金通过直接投资或者间接投资积极参与了“一带一路”建设,比如招商局投资入股中白工业园商贸物流园项目、吉布提自贸区项目等。最近,招商资本又与多家央企一起扩大了中白产业投资基金规模,专注于在白俄罗斯及周边的风险投资和产业投资。第三,关注中国结构改革和产业升级。
在VC领域,招商局设立了规模50亿元的互联网创新基金,协助集团传统产业向产业链高端转型,投资策略是深耕互联网+(不低于基金规模的2/3)和新能源、新材料、医疗健康等创新行业(不高于基金规模的1/3)。
招商创投总经理吕克俭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时表示,招商局创投的使命是以风险投资的方式深入挖掘社会创新资源,以投资方式加强双方联系,促进现有业务与社会创新业务嫁接。通过投资发现创新产业机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新的产业基础;给集团带来创新的直接感受,为创新带来新机遇。
目前,招商创投50亿元基金汇总,20亿元作为母基金,30亿元作为直投基金,直投领域已投资13亿元,单家投资规模在3000万元左右。
在不良资产管理领域,张健表示,招商平安资产将开展以不良处置为核心的“大资管”,2017年当年已经有盈利。地方AMC需要找准定位,实现特色经营,招商平安资产将专注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与价值挖掘能力,投资逻辑上关注两大领域,一是大周期的资产配置,比如钢铁煤炭电解铝等行业,过去五年处于下行周期,如果判断底部到了,则可以进行长周期的配置。二是抓住企业估值预期破灭带来的机会,参与企业破产重整、债转股等。
金融助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招商局认为,金融在解决这一社会主要矛盾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手段,这种作用可以在零售金融上充分体现,而零售金融正是招商金融的特色。
“从招商局历史看,金融业务是由实业家创办的,金融服务实体,实业伴随金融。”张健说,招商局本身在零售上具有优势。实业板块中,招商蛇口是综合城市运营服务商;招商局也布局邮轮母港,结合高端旅游;招商局集团还在布局“大健康”领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仁和人寿获悉,该公司复牌开业后,各项业务稳步向前发展,目前业务规模已突破3亿元。
仁和人寿表示,将把医养产业作为未来发展的三大战略之一,将积极参与国家医改,与社康中心合作并引入市场化机制,打造新的社区医疗模式,逐步形成体检、社康、综合门诊、精品医院等一体化的健康网络布局,并谋划打通国际医疗资源。仁和人寿将作为主发起人,成立健康管理平台,按照招商局集团大健康产业战略,积极推进健康管理服务业。
在渠道上,仁和人寿与招行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目前银保业务期缴保费达2.47亿元。仁和人寿与股东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终端、平台、产品、渠道、客户、大数据、普惠、扶贫等各个领域达成全面的深入合作,开展惠及民生的普惠保险、保险下乡、保险扶贫、医疗大数据、健康管理等通信、金融、健康增值服务。此外,已与中国航信旗下的BOP平台开展合作,该项目为招商仁和人寿第一张保单产生的平台,并于7月24日正式开始销售航空意外险。
全方位布局金融科技
金融科技是金融业角力的下一个主战场,招商局正从集团、子公司层面全面布局Fintech。
集团层面,招商局在深圳设立招商金科,将在成员企业基础上,探索利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发挥金融集团综合服务优势,建立更高层面的科技平台,打通客户信息,提供个性化增值服务。
“招商局综合金融板块中,单靠各金融机构自己加大投入金融科技仍是不够的。在智能化时代,客户行为正逐步转向网上进行,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是多方面的,如果提供更多的服务,客户黏度也会增强。招商金科将会成为集团的技术平台。”张健说。
招商局金融科技创新将在以下方面重点突破,一是支持新兴板块成长,强化IT基础架构、应用等领域的建设;二是支持集团管理流程优化;三是支持招商金融成员企业新技术发展;四是建立新的客户信息平台;五是助力金融与产业结合。
实际上,招商局各金融子公司已经将收入或利润的1%投入金融科技。
2017年,招商银行拿出利润的1%搞金融科技项目科研,期待在金融科技这轮产业发展中发挥领先优势。李建红在一次分析师会议上表示,招行每年在IT上投入50亿元,这一水平已在国内同业领先。面对金融科技,招行董事会定了一个原则,每年利润的1%用来开展金融科技创新,持之以恒的投入,“下一步比重还要高”。此外,招商证券2017年全年在金融科技方面总投入预计将达到5.5亿。
2016年,招行发布手机银行5.0版,广泛运用生物识别技术,业内首次推出智能投顾服务。2017年发布的手机银行6.0版中,人工智能在银行Fintech中初试商用,在连接、智能、风格三个方向突破,构建“网点+App+场景”模式,实现全平台智能。
张健说,招商局允许拿出1%去做天马行空式的IT创新,允许容错、试错,IT将从辅助角色变成金融创新的主角。所有的成员企业都将加大IT投入,这需要股东支持,对金融科技超前投入将成为招商金融的一个特有文化。
产融结合探路综合经营模式
作为国资委监管的央企中唯一一家兼有较强实业和金融的企业,产融结合就是招商局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独特的优势。
招商局表示,今后要按照“以产促融、以融兴产”的要求,协调平衡金融和实业发展与贡献比例,调动集团金融资源积极为实业经营服务,并隔离金融与实业产业风险,相互支持,合作共赢。
在产融结合下,招商局不追求单项业务突飞猛进,而是思考实业与金融的关系。
“十九大”后,根据“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要求,李建红在一次务虚会上表示,在战略思维上,招商局集团已将原“质量、规模、效益”调整为“质量、效益、规模”动态均衡发展。李建红还要求处理好十大关系,包括战略与执行、质量与规模、效率与速度、实业与金融等。
以此,张健表示,招商局的产融结合包括两个层面:一是按照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要求,实现金融与实业的发展协同和风险隔离并重,金融与实业有诸多合作领域,但在关联交易、集中度、风险防范等方面要严格遵守监管原则。二是金融机构之间的协同,在鼓励各金融机构各自做大做强的同时,推动以客户为中心的科技金融服务客户能力。
“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发挥招商局实业和金融的优势,在人工智能革命和生态圈平台崛起的今天,探索综合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新模式。”张健说。
(原标题:解码招商局“4+N”综合金融布局: “服务实体+科技创新” 寻路央企综合金融模式)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上一篇:新时期的企业文化热点与难点问题
↓下一篇:金控集团战略管理:央企搭建金控新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