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9-02-15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5399
国有产权主体缺位国有产权主体的缺位模糊是国有资本低效运行的基本原因之一。从法律上讲,国有产权主体不是公民个人,而是全体公民共同所有,产权的缺陷决定了公民个人不直接拥有剩余所有权,在个人收益报酬与企业资本经营绩效相关度极低,甚至不相关的情况下,究竟谁在经营企业,如何经营当然就成了大问题。国有资本运营体制的缺陷直接造成了国有资本的低效运行。
第一,不完全委托多重委托导致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下。理论上讲国有资产授权经营,委托代理的改革方向无疑是正确的,问题就出在层层委托代理上。现行国有资本的运营有三个层面的委托代理关系政府、授权公司、国有企业。国有企业的委托人不止一个,各级政府部门、党委,而且各方面利益相左,指令不同,代理人无所适从,加之“内部人”控制,政府不得不增加监管费用,同时监管功能也难以发挥好,效率自然低下。
第二,授权公司的责权利不对称,其经营者地位也名不符实。现行体制下,授权公司经管人员市“准官员”,职务由政府任命,固定工资,享受行政待遇,其经营者地位得不到认可,根本谈不上激励约束,对其下属企业经营者的激励约束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第三,上级直接任免制导致企业经营偏离目标。国有企业经理的任免、选拔常常并非受经济因素左右,而是受上级政府机构及其官员的偏好影响,他们难以作为国有资产产权的“人格化”代表行事,上级意图几乎成为唯一的目标,这就必然淡化和削弱对利润最大化和资产增值的追求,导致国有资本运营效率低下。
第四,国有企业经理的固定薪金制缺乏激励和约束功能。固定薪金制度下,国有企业经理的收入报酬与企业经营状况相脱节,而且现行的权力结构和财务管理制度往往造成他们为达到自己的效用目的而肆意挥霍浪费国有资产,从而造成国有企业经理的经营动力和约束力不足。
本文整理自仁达方略图书《集团管控》,您可以关 注“仁达方略”微 信公 众号,点击订 阅号菜 单栏的右下角,打开微 店获取。
↑上一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提升资本运作效率
↓下一篇: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改组组建之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