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7-07-18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4928
让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不再高高在上,真正落地于企业
导言:说起国企改革,可能大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在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后,国资委就专门成立深化国有企业改革课题研究组和文件起草组,对国有企业改革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研究;2013年底,拿出《指导意见》初稿;2014年10月国务院国有企业改革领导小组成立以来,多次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和专题会议,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分析重点难点问题,研究改革举措,反复修改《指导意见》;2015年9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拿出终于《指导意见》终稿,也就是我们大家熟知的国企改革22号文,它和44号文、63号文等一起构成了本轮国企改革的理论基础。
学界对于《指导意见》有两个说法:新时期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
“纲领性文件”容易理解,就是起决定作用的、将能开启国企改革新篇章的指导和推进文件;所谓“里程碑”,多比喻那些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以作为标志的大事——《指导意见》的提出正是30多年来中国不断探索市场化改革的总结和发扬的统一体,是国企改革中至关重要的一个节点,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对《指导意见》的研究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国企改革演变的重要前提。
如果说国企改革是研究中国经济发展绕不过去的山,那《指导意见》就是研究国企改革绕不过去的山。今天的《锦囊妙计》第一期,就从解读《指导意见》开始。
溯源历史,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国企改革在历次改革里均居于核心地位。从1952年“国营”开始,我国国企发展有三个阶段:1952年后是“国营”;改革开放后是“国有”企业;2003年开始是进入了“国资”阶段,有了中央企业的说法。2013年拿出了《指导意见》初稿,国企改革开始进入了新的时期,但在根本上这个时期仍然属于国资阶段,要解决的是“国资市营”的问题——其实国企改革的根本问题就是国营还是市营的问题(其实本人并不倾向于“民营”这个说法,接下来的栏目里也会统一用“市场经营”的说法),这是一种长观分法。中观上,还可以从1978年改革开放开始划分国企改革为1978-1992、1992-2002、2003-2013及2013后四个阶段,等等。
之所以划分成这些阶段,根本原因之一是:国企改革是个需要“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是中央顶层设计与地方基层实践上下结合的结果。在“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曾经有数次机会可能直接通向对岸,很遗憾终究偏离了,于是我们不得不总结经验教训,从新调整轨道,再次踏上新的长征。当然,之前一些改革虽然未能一鼓作气,但每次也都会迈出一小步,积累下来就是阶段成果。直到如今看到决胜终点之前的里程碑。
我经历了整个改革开放的过程,在大半生的新闻调研工作中发现:整个国企改革30多年(中观分法:从1978年开始算)的主题就是政企分开。从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简称《企业法》,明确规定了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性质,和“国家对企业实行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原则,该原则更早可以追溯到中共十三大报告);到十五届四中全会提出《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简称《决定》,重点解决国资问题,更早可以追溯到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到2015年的《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一直都在讲政企分开。但一直到现在,政企还没有分开。
过去所说的“政企分开”,主要是解决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问题;现在谈“政企分开”,应该更明确的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开”,即“两权分开”。我认为笼统地讲政企分开,内容空泛,在中国很难真正实现。但讲“两权分开”,讲“国企市营”,却能把范围缩小、焦距对准。《指导意见》对“两权分开”的突破很大。
从文件本身来看,《指导意见》共分八章30条,其中第一部分是总纲,提出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问题,是国企改革行动指南,指出“搞活国企”的根本任务。第二、三、四、五部分回答分类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国有资本合理流动优化配置、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国企改革四大任务,是文件主体;第六、七、八部分讲保证与保障部分。我把这些叫做“一四三”程,或“一四三改革规划”。另外,《指导意见》对改革的核心问题——经营权与所有权的重视前所未有,全文有多达十多处表述。具体表述这里不多介绍,可参考我的《国企改革顶层设计解析》一书,此书即将在仁达方略平台上线。
我认为,在历次改革中,最有希望“两权分开”,从而“搞活国企”的机会,就在当前这轮以《指导意见》为纲领性文件的里程碑式国企改革里。不管是从国家层面,企业层面,还是国企人和全体国民层面,我们有足够理由期待这次改革的成功。
后记:本轮国企改革方案有哪些特点和看点?如何使国企真正成为独立市场主体?如何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资监管?2015年9月13日《指导意见》发布,第二天我就在答新华社、《经济学家报》、《每日经济新闻》、《中国新闻周刊》记者问中陆续提出了国企改革顶层设计60个看点解读。如今回想,许多事情已经发生,许多事情正在发生,仿佛在记忆里看一部自己编录的国企改革历史——没有经历过那段历史的人很难理解。
从这一期《锦囊妙计》开始,我将在仁达方略公众号上跟大家一起追溯国企改革的前世今生,从更深层次、更广时空来把握国企改革为何改革?改革什么?怎么改革?让国企改革顶层设计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落地于企业管理,落地于人的心里!每两周一期,不见不散,请关注《锦囊妙计》。
仁达方略国企改革专家 李锦
↑上一篇:融资平台再转型
↓下一篇:准确把握国家“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