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6-07-13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5925
最近有一个热点,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张喜武召开记者发布会,宣布中央企业要瘦身、要健体。
瘦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压缩管理层级。他们想把央企从原来最多的九级,普遍压到三到四级,借此减少法人家数,将近两万六千家。
实际上,减少管理层级的提法在国务院国资委系统,早在李毅中作为国姿委副主任党委书记的时候就有明确提法。那么在当年提出这个观点时候,我就提出了反观点——
压缩管理层级的本意是遵循组织结构扁平化这个理论观点来的,扁平化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是扁平化功能不能机械地理解为管理层级的压缩。
扁平化的本意是打通组织障碍,让决策更加贴近实际、让信息传递更加灵活、组织更加敏捷,这是扁平化的本意。
有可能我为了增加组织的灵活性,我可能增加一个管理层级,比如说我们原来只有总经理,没有副总经理,我现在增加一个副总经理层——所以不能把扁平化机械理解成为压缩管理层级,这是其一。
其二,一定要分清楚管理层级跟法人层级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我们官方的语言都是要压缩管理层级,什么称为管理层级?什么称为法人层级呢?我们说集团公司作为母公司,这是一个法人层级;有二级的集团公司,这是一个法人层级;然后有三级公司、子公司、可能还有重重公司,这是法人层级。通过投资、控股以及股权比例管理关系形成的层级称为法人层级。
什么称为管理层级呢?
具有管理权限的、有管理责权关系的,比如总经理、副总经理这就是一层;副总经理跟他的主管部门经理,这又是一层;总部的职能部门和二级公司职能部门,这又是一层,所以管理层级要远远大于法人层级。
所以把管理层级在央企这么庞大的恐龙级企业压到四层,就是痴人说梦,混淆法人层级和管理层级的关系。
所以组织机构扁平化就是机械的压缩组织层级,这个是伪命题,需要打假。把管理层级压到三到四层,混淆了管理层级跟法人层级的关系,这个是伪命题,需要打假。如果您想跟王吉鹏教授一起探讨更多话题,请关注“仁达方略”公众号,在对话框回复“报名”,亲自参与其中
↑上一篇:面对新生代,如何调试你的企业文化?
↓下一篇:跟王吉鹏一起考察格力、罗西尼和麒麟啤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