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仁达 >> 仁达快讯 >> 研究快讯 >> 正文

国企改革核心在于让企业归位市场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5-10-14 | 文字大小:【】【】【】 | 浏览量:4789

【本文导读】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包括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内容。我们或许可以从中一探究竟。
    国庆期间最引人关注的新闻当属《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谈判完成。TPP对中国经济可能产生的冲击,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其中,“国企私有化”更是焦点中的焦点。国企改革如何改?中国是否会适应TPP协定?不久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正式对外公布,包括了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混合所有制经济等内容。我们或许可以从中一探究竟。
    改革本身就有意义
    第一轮国企改革高潮出现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和后期,以《公司法》的颁布为标志,完成国企公司化改制,集中表现在县及县以下国营、集体经济大规模改制,其突出特点是“退国进非”,这个时期国企改革的特点是自由化、市场化、私有化,最典型例子是“中策现象”,中策公司于1992年首次收购大陆国有企业——山西太原橡胶厂开始,两年内在大陆形成收购兼并的狂潮,融资33亿组建35家中外合资公司。
    第二轮国企改革高潮,出现在九十年代末产业机构调整时期。一批老国企被收购兼并,著名的“郎顾之争”后,公众开始关注国有资产流失问题,此后“国进”势如破竹,国企重组火热,纷纷实现股份制改造和上市融资,经营和财务状况迅速好转,成为竞争中强势的一方。
然运营多年后,国企腐败、与民争利、效率低下等备受诟病,社会对于国企改革的呼声也开始尘嚣直上。第三次国企改革万众期盼中拉开序幕。且不论本次改革具体内容如何,改革本身就意味着新的活力和动力,传达着积极的意义,也正因如此,一时间国企改革题材备受瞩目,资本市场闻声而动。
    本轮国企改革亮点在哪儿?
    当我们翻开《指导意见》,会发现和以往相比,这一次国企改革有很多的不同点,也就是所谓的亮点。
    国有企业分类管理。《指导意见》明确提出,将按照国有资本的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结合不同国有企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现状和发展需要,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实行分类监管、分类考核……主业处于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的商业类国有企业,原则上都要实行公司制股份制改革,积极引入其他国有资本或各类非国有资本实现股权多元化,国有资本可以绝对控股、相对控股,也可以参股,并着力推进整体上市。对这些国有企业,重点考核经营业绩指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市场竞争能力。
    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方面,要推进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充分发挥董事会的决策作用、监事会的监督作用、经理层的经营管理作用、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等等。用人方面,要建立健全企业各类管理人员公开招聘、竞争上岗等制度,对特殊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委托人才中介机构推荐等方式,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和渠道等等。
    对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指明了改革方向。国有资产监管机构要准确把握依法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定位,科学界定国有资产出资人监管的边界,建立监管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实现以管企业为主向以管资本为主的转变。
此外还有市场上探讨颇多的混合所有制等等,《指导意见》中呈现的亮点不少。
    国企改革最核心的问题:市场化
    这一轮国企改革能否成功,最后改往何方,大家都非常关注,从笔者多年服务市场,自己也做企业这么多年的经验来看,国企改革最终能否落地,最核心,也是最困难的地方,在于最终能否让国企真正成为企业,成为市场中的一员。
    在目前国企运营体制中,国企与中国的政治体制和社会治理模式紧密相连,前者甚至是后者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法律看,国有企业是独立的法人,多数国企直接适用《公司法》,但实质上,国企特别是大型央企并不是普通的经济组织,它的人事任免属于政治安排,由中组部甚至由更高的政治权力机构决定,这样国有企业就被政府牢牢控制住了。
    政企不分离,就会产生很多违背科学,让人哑然失笑的现象。比如,国资委曾规定,“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初步建立起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求,符合企业发展战略,遵循文化发展规律,体现员工根本利益,具有中央企业特色的企业文化”。然而若是站在市场的角度,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基于个性的,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不能体现个性的企业文化是谈不上优秀的。而且为什么规定是三年,不是一年或者两年?是否建设企业文化,怎样建设都是企业本身行为,发文去做硬性规定本身就显得很滑稽。这一点还体现在企业文化之外很多层面,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
    再比如混合所有制经济,对于市场中的企业来说,兼并重组、互相购买本身就是再寻常不过的行为,然而放到国企身上,如果是盈利的国企,引入民资,可能涉及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如果是亏损的国企,又会有哪个民间资本愿意介入?
所以,问题的本质不在于具体哪些做法好,哪些做法不好,而在于国企作为一种类型的企业,没有真正放到市场中去,承担企业本来就应该有的角色。当国企不再是一种被特殊对待的身份,当国企回归企业本身,真正去市场中历练,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的性别: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所属部门: 所担职位:
您公司的人员规模?
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您是如何知道仁达方略公司的?
贵企业之前是否与咨询公司有过合作?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公司:
联系地址: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