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7-05-12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4382
如何评议276个工作日制的实践价值?
新常态下,煤炭产能严重过剩,煤市供需关系失衡——如何有效发挥出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互动调节作用?这是一个迫切需要在市场化过程中不断探索的新命题。
2016年,国家发改委、人社部、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煤炭安监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改善煤炭生产经营秩序的通知》,要求全国煤矿自2016年起按照全年作业时间不超过276个工作日,将煤矿现有合规产能乘以0.84的系数后取整,作为新的合规生产能力,发挥了明显效果。
但随着煤市供需形势趋好,业内对是否继续执行持有不同声音。老牛认为:不应因暂时的煤市供需形势趋好而轻言放弃,甚至否定其作用;我们应认真总结并在实践加以完善执行下去!
当前我国煤炭市场最突出的问题是产能过剩供需关系失衡,具体表现为“三端矛盾加剧”。
所谓“三端矛盾加剧”,即煤炭行业供给端、需求端和相关端“三端”之间的矛盾上升加剧。煤炭供需端是一对主线端,对煤炭供需端产生冲击影响的方面则为相关端。目前的格局是:
煤炭供给端产能过剩,煤炭需求端增长乏力,“两端”本已失衡严重,煤炭相关端如新能源加快发展、进口煤增加、节能减排力度强化等对煤炭市场冲击加大,将进一步加剧供需关系失衡。
基于以上煤炭市场供需关系严重失衡的形势,国家发改委出台实施“276”新政。出台这一政策的背景及产生的初步效果如下:
1、“276政策”出台背景
在这之前由于煤炭市场连续5年多的持续低迷,已经造成煤炭企业异常严重的经济困境,出现了卖煤难、经营难、资金难、人员稳定难、安全生产难。
2、实施的效果
在国家强力实施去产能政策和 “276个工作日”的作用下,加之气候变化使水电、风电降低,使煤炭市场供需关系自2016年5月之后出现了新的转变,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由供大于求变为供不应求的紧张局面,致使市场煤炭价格出现恢复性上涨和阶段性迅猛上涨。
针对一个时段市场煤炭价格上涨过快的新情况,发改委及时调整了减量化的生产措施,允许部分先进产能由276个工作日扩大到330个工作日;后来又根据市场供需变化的新情势,进一步扩大产能释放范围,允许所有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合法合规煤矿在采暖季结束之前按330个工作日组织生产。
据有关方面对动力煤测算,330个工作日政策执行后可进一步增加动力煤产能1.1亿t/a,如果产能完全释放,可月均增加动力煤供应1 565万t。至此,与完全执行“276个工作日”时相比,动力煤产能月均增加3 965万t。
据有关方面对炼焦煤测算,330个工作日政策执行后可进一步增加炼焦煤产能0.6亿t/a。如果产能完全释放,可月均增加炼焦精煤供应450万t。至此,与完全执行“276工作日”时相比,炼焦精煤供应月均增加780万t。
据测算,严格实施“276个工作日”可比以往全天候生产量下降5.8亿t左左,也就是说“276个工作日”储备了5.8亿t的可随时调节的弹性产量,一旦需要马上可以通过调节时间释放部分产能。以此可以极大的抑制、调节和缓解煤炭市场供需关系失衡的矛盾,保持市场理性化发展。其价值意义如下。
1、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政策工具
从政府角度讲,“276个工作日”的实施初步找到了“有形之手”调节市场供需关系的政策工具。
在中国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政府怎样做才能既不过度干涉市场运行规律?又不会无所作为呢?这是长期以来政府较难把握施政度的一个问题。国家发改委结合当今煤炭行业实际情况选择实施“276个工作日”,使政府有了在市场经济运行中适时、适度施政作为的政策选择手段。
2、煤矿组织生产量值的遵循依据
从煤炭供给侧讲,“276政策”给了煤矿组织生产量值的遵循依据。“276”新政给了煤矿带来4方面改变:
一是有利于降低劳动强度。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过去长期以来为满足国家缺煤需要,煤矿长年不放假,就连过年过节也要下井加班加点出煤,职工井下作业,劳动强度很大,非常辛苦,这在全国其他行业也是少有的。现在实行“276个工作日”给煤矿工人休假机会,减轻了工作强度,职工是欢迎的。
二是有利于合理计划组织生产煤量。今后煤矿可有章可循了,按照政府要求工作日数合理有序组织生产。
三是有利于安全生产,“276个工作日”使煤矿有充足时间检修设备、调整现场作业条件和培训提高职工素质,以此为煤矿安全生产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是有利于规避市场煤价大起大落。煤矿按照政府规定的工作日生产煤炭供应市场,会使市场供需关系保持总体温和波动,避免出现煤价大升大降情况。
3、稳定消费需求量值的规范保障
从煤炭需求侧讲,“276个工作日”给了稳定消费需求量值的规范保障。有了“276个工作日”,市场供应量可因需而调节增量和减量,这样煤炭消费方心里就有了底数,就不会因为市场供应趋紧而多存储煤量,也不会因为市场供应宽松而少存储煤量。一则不会因煤炭供给紧张影响生产而发愁了;二则不因煤价大涨影响企业经营亏损而发愁了。
4、为市场供需关系失衡调节作了一次有益偿试
从市场行为规律讲,“276个工作日”为市场供需关系失衡调节作了一次有益偿试。我国煤炭市场供需关系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时而供不应求,时而供大于求。一个时期煤矿生产方高兴而煤炭消费方痛苦,另一个时期则煤矿方痛苦而煤炭消费方高兴,循环往复。
现在煤炭产能充足则煤矿具有较强的先进生产能力,这为采用“276个工作日”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条件支撑,今后完全可以运用“276个工作日”来调节平衡煤市大起大落问题了。
根据以上情况的分析和研判,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基本认识,即:在目前情况下在煤炭行业提出并实施“276个工作日”是适宜的,是符合中国煤炭行业实际情况的,从实践所取得的初步效应来看也是比较科学的。因此,应继续完善执行。
1、坚定不移继续实施“276个工作日”
从目前看,还没有找到比她更好调节煤炭市场供需关系的政策工具,既然“276个工作日”具有以上价值意义,就应该毫不犹豫的继续执行下去。当然,任何一项政策举措都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但有作为总比无作为要强,有好的作为总比无作为更强。施政者在今后的执行过程中注意不断发现问题和纠正解决问题,使之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其运行机制。
2、建立实施“276个工作日”责任体系
为保证“276个工作日”的有效执行,必须按照权利与义务相对等的原则,进一步细化和明晰各级政府部门、各煤炭企业实体及各煤炭消费单位的责任,建立沟通协调工作制度,形成政府主管、煤炭企业主办、消费单位协助和社会舆论监督的“276个工作日”实施全方位责任体系。
3、运用“大数据”跟踪市场供需动态变化
为提高“276个工作日”实施的有效性,应利用现代“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技术,对市场煤炭供应、煤炭消费、煤炭运输、煤炭港口等各环节的存煤量情况进行动态监测预报,各级责任单位可随时准确了解掌握煤炭市场供需的真实数据,并据此迅速作出对“276个工作日”是否调节的决策。
4、强化煤炭供需大客户长协的约束力
我国90%以上煤炭消费为电力、钢铁、建材和化工4个行业,尤其是火电消耗煤炭量约占50%以上,如果这4大行业拿出年需煤炭总量的60%与煤矿能够鉴定长期供应协议,并严格执行其协议,就可基本维持市场供需平衡局面。
从一定意义上讲,煤炭供需大户签订长协是稳定市场的“基石”,也是“276个工作日”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应大力倡导和推动煤炭供需双方特是煤电、煤钢等大户签订长期协议,确保长协得以严肃执行兑现。
5、完善“276个工作日”实施监督及考核机制
通过建立责任体系和大数据,明晰管理责任和准确数据,这就为实施监督、考核和追责提供了依据。为此,要建立对“276个工作日”实施的监督、考核机制,对违规者实行严格追责,真正形成依据煤炭市场供需变化而及时响应的动态调节常态化机制。
6、继续推进去产能政策落地
不能因为煤炭市场出现了短暂或局部供应趋紧就动摇去产能的决心,要继续贯彻执行国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 见》(国发〔2016〕7号)文件,按照有关政策推进淘汰落后产能,并依据市场供需煤量动态变化情况,适时、适量收放调节“276个工作日”,以防止煤炭市场大起大落。
同时,根据对我国中长期煤炭市场供需状况的科学预测,适时释放部分先进产能类煤矿建设的口子,增加弹性调节的煤炭生产能力,以保持我国煤炭市场中长期后备煤炭量的稳定供应。
仁达方略煤炭战略专家 牛克洪
往期回顾:
老牛说煤第九期:如何理解和贯彻《煤炭工业发展“十三五”规划》?
专家简介:
栏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