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仁达 >> 仁达快讯 >> 市场活动 >> 正文

二月二,龙抬头:祝大家奋发有为,鸿运当头!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7-02-27 | 文字大小:【】【】【】 | 浏览量:4409

【本文导读】话说这二月二,叫龙抬头,亦称春龙节。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今天是2017年2月27日,农历二月初二,龙抬头的日子。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话说这二月二,叫龙抬头,亦称春龙节。俗语:“二月二,龙抬头,大家小户使耕牛。”此时,春季来临,万物复苏,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仁达方略

节日来源:

中国民间认为,龙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农历“二月二”正是龙欲升天的日子。农历二月初,我国很多地方已开始进入雨季。这是自然规律,但古人认为这是“龙”的功劳,龙不仅是祥瑞之物,更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仁达方略

为什么不是“二月一”或“二月三”呢?这和我们民俗中喜欢双数有关。“重日”多被认为是天地交感、天人相通的日子。因而,在这样的日子里人们就需要多做祈福、祭祀或是纪念活动,以求得幸福、安康和吉祥。

节日传说:

传说此节起源于三皇之首伏羲氏时期。伏羲氏“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二这天,“皇娘送饭,御驾亲耕”,自理一亩三分地。后来黄帝、唐尧、虞舜、夏禹纷纷效法先王。

管理咨询公司

到周武王,不仅沿袭了这一传统作法,而且还当作一项重要的国策来实行。于二月初二,举行重大仪式,让文武百官都亲耕一亩三分地,这便是龙头节的历史传说。

武则天废唐立周称帝,惹得玉帝大怒,命令龙王三年不下雨。龙王不忍生灵涂炭,偷偷降了一场大雨。玉帝得知便将龙王打出天宫,压于大山之下,黎民百姓感龙王降雨深恩,天天向天祈祷,最后感动了玉皇大帝,于二月初二将龙王释放,于是便有了“二月二,龙抬头”之说。

实际上是过去农村水利条件差,农民非常重视春雨,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保佑丰收,从其愿望来说是好的,故“龙头节”流传至今!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节日寓意:

“二月二,龙抬头”象征着春回大地,万物复苏。那么,“龙”在哪里?它是怎样“抬头”的?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二十八宿”里面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组成一个龙形星象,人们称它为东方苍龙。其中,角宿代表龙角,亢宿代表龙的咽喉,氐宿代表龙爪,心宿代表龙的心脏,尾宿和箕宿代表龙尾。

每年的农历二月初二晚上,苍龙星宿开始从东方露头,角宿,代表龙角,开始从东方地平线上显现,大约一个钟头后,亢宿,即龙的咽喉,升至地平线以上,接近子夜时分,氐宿,即龙爪也出现了。

这就是“龙抬头”的过程。

节日发展:

最早起源于伏羲氏时代,伏羲“重农桑,务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饭,御驾亲耕”。到周武王时,每年二月初二还举行盛大仪式,号召文武百官都要亲耕。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唐朝人已把二月初二作为一个特殊的日子,说这是“迎富贵”的日子,在这一天要吃“迎富贵果子”,就是吃一些点心类食品。宋代宫廷在这一天也有专门活动。不过,唐宋时的这些“二月二”活动并没有和“龙抬头”联系在一起。

到了元时期,二月二就明确是“龙抬头”了。这一天人们盛行吃面条,称为“龙须面”;还要烙饼,叫作“龙鳞”;若包饺子,则称为“龙牙”。总之都要以龙体部位命名。

明清时把这天称之为“龙抬头”的日子,因为农历二月初二正值“惊蛰”节气前后。 其实,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节日习俗:

二月二剃龙头

俗话说“龙不抬头,天不下雨”,龙是祥瑞之物,又是和风化雨的主宰。农历二月二,人们祈望龙抬头兴云作雨、滋润万物,素有“二月二剃龙头”的说法。

中国民间普遍认为在这一天剃头,会使人红运当头、福星高照,因此,民谚说“二月二剃龙头,一年都有精神头”。

每逢二月二这一天,家家理发店都是顾客盈门,生意兴隆。

祭祀龙神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在这天早晨家家户户打着灯笼到井边或河边挑水,回到家里便点灯、烧香、上供。旧时,人们把这种仪式叫做“引田龙”。其目的是祈求雨水普降,消除虫害,五谷丰登。

纳吉活动

除祭祀龙神外,民间往往还举行多种活动纳吉,诸如舞龙、剃龙头、戴龙尾、开笔等。舞龙,遇上好的年份,老百姓几家合伙制作一条龙,二月二日这天上街舞龙庆祝,期望新的一年在龙的荫护下再获丰收。

伏龙驱虫

二月初二正是惊蛰前后,百虫萌动,疾病易生,虫害也是庄稼的天敌,因此人们引龙伏虫,希望借龙威镇伏百虫,保佑人畜平安,五谷丰登。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龙”名饮食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炒玉米

传说玉龙因不忍人民受干旱之苦,义助人民降雨而被玉帝所囚,并立下规条,只有金豆开花才会予以释放。人民因感激玉龙义举而齐集一起炒玉米,因样子像金豆开花而令看管的太白金星看错,并释放了玉龙。而每年二月初二炒玉米的传统亦保留了下来。

禁忌避讳:

妇女们在这一天不能做针线活,怕伤到龙眼,招灾惹祸;

忌担水,认为这天晚上龙要出来活动,禁止到河边或井边担水,以免惊扰龙的行动,招致旱灾之年;

忌讳盖房打夯,以防伤“龙头”;

再者,忌讳磨面,认为磨面会榨到龙头,不吉利。

俗话说“磨为虎,碾为龙”,有石磨的人家,这天要将磨支起上扇,方便“龙抬头升天”。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二月二日

唐·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仁达方略管理咨询

本文整理自无锡百草园书店(ID:Bai-Cao-Yuan)、万年历、全唐诗等

仁达方略恭祝大家

新的一年鸿运当头


网友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的性别: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所属部门: 所担职位:
您公司的人员规模?
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您是如何知道仁达方略公司的?
贵企业之前是否与咨询公司有过合作?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公司:
联系地址: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