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09-04-14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4829
《零售世界》——王吉鹏
——2009年4月
突如其来的华尔街金融风暴使全球的经济形势都遭受重大影响,为有效应对危机,安然渡过冬天,包括商超在内的很多企业都相继开展了裁员、降薪等一系列措施拟以降低营运成本,据中新网报道,德国零售业巨擘麦德龙公司打算裁员1.5万人,占员工总数5%,而来自商报的消息也指出Macy百货宣布决定裁减约占总数4%的总计7000名员工的裁员计划,还有沃尔玛中国公司也将对各商场员工进行大面积分流……
裁员果真就是应对经济危机的尚方宝剑吗?我看未必。恰恰相反,我认为其实靠裁员过冬倒是有饮鸩止渴之嫌。
首先,从零售所处的行业来说,变化趋势相对稳定,即使裁员,也跟金融危机无关。
一般来说,根据企业裁员目的不同,可以将裁员分为三种方式:第一,经济性裁员,是由于外部因素影响或经营不善,导致生产经营状况出现严重困难,企业为缓解经济压力而被迫辞退员工的做法;第二,结构性裁员,是由于企业的战略方向、产品或业务发生变化而导致组织机构的重组、撤销而引起的裁员;第三,优化性裁员,是企业以绩效考核为依据,解聘那些不适合本企业发展但并非不优秀的员工。
零售行业并非像外贸类行业那样在金融危机中业务直接受冲击而萎缩,只是其中的奢侈品商店、精品百货店、家电和家装连锁店的发展会受到一些影响。纵观整个零售行业,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来自于居民收入水平、收入分配、消费信心、价格水平、消费环境等,在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刺激经济、扩大内需及以消费税政策导向等的大环境下,零售业行业环境并没有同时也并不会有深层度的恶化。
在这种背景下,一些零售企业打着过冬的招牌来裁员以应对冬天的举措,其依据是什么呢。
其次,裁员与降低成本其实没有必然关系。
如果企业在经营上正面临着巨大问题进而裁员,那是经营战略或策略出了问题,不是成本问题;如果企业原本就存在冗员的情况,那早就该裁,也不关乎成本;如果企业业务正常运转也没有冗员的情况下硬性裁员,那留下的员工势必要承担更多的工作,在劳动生产率不可能急速提升的前提下,则该部分员工要完成增加的任务必然要延长正常的劳动时间,从而会产生附加的加班等人工费用,若新增加的工作属于自己非熟悉的范畴,则还需要增加相应的培训而产生培训费用等等,这样计算下来虽然节省了被裁员工的工资、福利等显性支出,但同时企业会损失以后需要的招聘成本、培训成本、加班费用,以及裁员产生的遣散费等经济支出,因此裁员并不必然跟降低成本直接挂钩。
最后,裁员潜在的风险性未必能帮助企业安然过冬。
第一,在不知道冬天有多长的情况下,裁员会导致企业需要承受行业春天迅速来临时机会把握的风险。退一步讲,即使裁员能造成一定的成本压缩,但不是压缩成本就能长久活下去,就算短暂的活过来又能怎样,在足够漫长的冬天里终究还是要玩儿完。所以,节流只能治标,开源才能治本,企业一定要有合理的稳定的现金流来源。
第二,裁员风暴过后,留下的员工往往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全感,担心下一次裁员灾难的降临,同时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内部竞争态势也会影响员工内部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不仅会严重影响工作积极性,也会导致整个企业的士气和效率降低,从而进一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
第三,裁员一定会给企业带来负面影响。一些企业大裁员导致员工的强烈不满及质疑:为什么公司高层在战略决策上的失误,后果却要普通员工来承担?网络控诉声声在耳,大大影响了企业的社会形象。
第四,裁员可能使企业面临法律和经济处罚的风险。在原来一度炒的沸沸扬扬的沃尔玛强制裁员事件中我们可以接受到一定的教训:不正当的裁员不仅会使企业卷入法律的风险,也会引来不菲的经济罚款,而罚款不仅来自被裁员工诉讼索赔方面,裁员后企业留下员工工作时间的安排不当也会造成巨额索赔。
结语
作为以满足居民生活消费为特征的零售业,在国家拉动内需的政策推动下,没必要试图通过裁员来应对经济的冬天,而需要积极寻求以提高整体效率、优化供应链
祝福大家春天好!
↑上一篇:别把老板不当人
↓下一篇:从单一企业向集团企业转变的几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