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09-12-16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5320
《今日钢铁》——杨涛
——2009年12月
想一想,要是给2009年的钢铁行业赋予一种颜色,蓝色也许是贴切的,带着一丝忧郁,缘于面临着种种困境和危机,同时却也有着蔚蓝大海般宽广的前景,深邃而悠远,在大风大浪中不断经受着考验。经历了2008年的经济危机,中国的钢铁企业如坐过山车一般忽上忽下,从2008年上半年的整个行业飘红,到下半年的急速下降,钢铁行业作为经济的指向标,随着世界经济衰退而深受影响,全面面临亏损和减产。冲过了经济危机,闯进了2009,中国的钢铁行业喜忧参半。
首先,钢铁行业并购重组的第二次浪潮来袭,几家欢喜几家愁。山东钢铁重组日照钢铁,宝钢吞并宁波钢铁,首钢兼并山西长治钢铁……2009年,我国钢铁企业联合重组的步伐开始加快。特别是随着各省钢铁振兴规划的出台,兼并重组也似乎成为了每个钢铁企业的必修课。面对“国有”兼并“民营”的热议,政府坚决主导下“拉郎配”式的组合,“并而不合”的现状和困境,钢铁企业的兼并重组之路走得异常艰难。诚然,钢铁行业规模效应显著,并购重组,打造大型、特大型的钢铁巨擘,是提升钢铁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重要手段,是做强做大我国钢铁企业和提高钢铁产业集中度的必由之路。面对美国钢铁集团、新日铁、安赛乐、米塔尔等世界级的大钢铁企业集团,我国的钢铁企业还稍显稚嫩和弱小,借鉴世界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中大规模兼并重组的经验,我国必然要走上这条兼并重组的钢铁行业发展之路,但决不能仅仅是“做大”,“做强”才是关键。
企业之间的并购重组,追求的绝不仅是产能规模物理性的增长,而是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通过形成规模经济效应而真正提升企业盈利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即实现“1+1>2”的增值效应,换一种说法,两个企业合在一起,一定要产生“化学反应”。2009年钢铁行业的并购重组带来了种种非议,大家更多的是把注意力放在了“谁”兼并“谁”的问题上,或许我们应该换个角度思考,无论谁是兼并者,谁是被兼并者,既然捆在了一起,最重要的就是要好好考虑如何进行真正的整合,双方能够长短互补,取之精华,去其糟粕,将双方优势发扬复制,弊端补救规避,且不是皆大欢喜?并购重组后的集团整合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从战略层面、组织层面、运营层面进行细致的谋划,诸如河北钢铁等企业已经开始借助于外部专业力量摸索并购重组后的集团整合之路,这也许会为正在重组过程中的钢铁企业提供借鉴和启示。
其次,2009年几乎是铁矿石谈判有史以来最为艰难的一年,作为铁矿石的下游用户,钢铁企业的利润空间逐渐被挤压殆尽,成本压力巨大。中国钢铁行业集中度低一直是近几年中国钢铁企业在铁矿石价格谈判中没有话语权的根本原因。于是提高行业集中度,成为中国钢铁企业提高话语权最根本的途径。而对于钢铁企业来说,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以及国际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如何苦练内功,通过规模扩张、技术投入来不断降低成本,从而赢得利润空间至关重要。
第三,国际、国内的经济开始复苏,为钢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2009年世界经济开始复苏,同时国内4万亿的基础建设投资大大拉动了钢铁下游产业的需求,为钢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如何抓住机遇获得发展,在竞争以及兼并重组的浪潮中始终处于有利位置,成为了现在国内钢铁企业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为了迎接机遇与挑战,世界钢铁企业都在不断地进行战略调整,合并和收购的趋势增加;为了满足环保要求,钢铁厂所有产出物必须全部循环利用;向高附加值深加工方向发展;增加研究与开发的投入以及不断降低制造成本等,这对我们中国的钢铁企业也带来了很好的启示。
“蓝色”的中国钢铁2009,我们为冲出经济危机的钢铁企业喝彩,为艰难的迈出兼并重组之路的钢铁企业加油,即便2009年给钢铁企业带来的更多的是困境与挑战,但是我们也看到了钢铁市场巨大的发展前景,中国需要强大的钢铁企业,需要强硬的话语权,这一切,我们都期待着!
↑上一篇:TCL、三星的亚运之战
↓下一篇:“倒三角”网状组织结构管理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