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研究院 >> 仁达观点 >> 管理评论 >> 正文

中国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5-02-02 | 文字大小:【】【】【】 | 浏览量:8076

【本文导读】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中国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背景

一、概念界定

(一) 物联网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现阶段,其应用主要为传感网。它具有普通对象设备化、自治终端互联化和普适服务智能化三个重要特征,其目的是实现物与物、物与人,所有的物品与网络的连接,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

(二) 物联网产业

物联网产业集成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计算、传感器、嵌人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按产业链层级划分,物联网产业可分为支撑层、感知层、传输层、平台层以及应用层五个层级。物联网产业具有产业带动型强,辐射面广的特点。我国物联网产业即将进入规模高速增长阶段,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三) 物联网产业人才

物联网产业人才涉及的范围极其广泛,在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均能得到体现,因此物联网产业人才并不是一个特定的概念,而是泛指物联网产业发展领域的各类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和技能人才,是物联网各产业链中具备一技之长且能够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在基础设施构建、平台与软件开发、运营与服务提供、技术应用与实现等环节做出实际贡献的人才总称。

二、产业环境

(一) 物联网产业发展背景

目前,物联网已纳人国家“十二五”专题规划,进人布局实施阶段出台物联网产业专项规划。随着物联网在物流、电力等行业的进一步应用,2001年,国内物联网产业规模达到2 627. 4亿元,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据估计,2015中国物联网应用市场规模将是一个达到万亿级别的超大市场。

(二) 物联网产业人才规划背景

随着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崛起,为更好地聚集物联网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应用的各类资源和要素,国家和地方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发展政策和鼓励措施。人才资源是发展物联网产业的第一资源,在产业人才方面,各地方政府在产业规划的基础上均制定了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方向和目标。例如,无锡制定“物联网人才吸引三年行动计划”;北京通过加强高端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上海利用专业人才培养工程,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除此之外,杭州、广州、深圳、武汉、成都、重庆、青岛等物联网产业发展先导城市也分别提出了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的有关策略。上述国家和地方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及其配套产业人才规划目标的制定,对我国和地方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切实提供了重要的支撑条件。

中国物联网产业人才概况

一、人才供需分析

(一) 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分析

人才需求总体状况 随着国家对物联网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物联网在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地位的不断提升,物联网产业的迅速发展使产业人才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对人才需求呈现空前增长态势,尤其是对优质产业人才的需求不断扩大。未来3年将是我国物联网产业人才需求相对集中的时期。以无锡为例,无锡规划到2015年总投资40亿元;建成引领中国传感网技术发展和标准制定的中国物联网产业研究院,集聚各类传感企业500家,实现产值500亿元,需要引进和培养高级物联网人才5 000名,集聚从业人员5万人。仅仅无锡就有5 000名高级物联网人才的市场需求,全国的物联网人才需求数量可想而知。

人才需求类别 2012年物联网产业对高层次研发类人才仍保持较大需求,同时,物联网产业对中高层管理人员与技术工程师的需求明显增加,此类岗位薪资也有小幅度的上调;随着产业的不断升级、产业结构的进一步优化,市场分工愈加细化,具备较强综合素质的物联网专业咨询人才开始紧俏。

重点领域需求状况 “十二五”期间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电网、智能医疗、智能工业、智能农业、环境监控与灾害预警、智能家居、公共安全、社会公共事业、金融与服务业、智慧城市、国防与军事等。如表23-1所示,不同领域对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需求各有不同。

表 23-1 物联网产业重点领域人才需求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人才数据库2012-03

(二)物联网产业人才供给分析

高校培养 2010年8月,教育部公布了通过审批的140个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其中物联网专业共有37所高校获批,新设专业自2011年开始招生。基础教学课程包括传感器原理、无线通信原理、无线传感器网络、近距无线传输技术、二维条码技术、物联网安全技术和物联网组网技术等。物联网作为一门专业课程正式进入高校培训人才的教学课程里面,是国家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做出及时反应的重大举措。但人才的成长需要一个积累和不断实践的过程,目前物联网对口专业的人才供给暂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还存在学科互动不足、才专业知识结构单一的问题。随着物联网产断延伸和扩展,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亟待培养与储备,以改善当前产业人才供给严重不足的现状。

社会职业培训 通过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培养的人才在社会上受到众多企业的欢迎,这部分人群通过理论学习、上机操作、项目实践、案例探讨等培训方式,理论与实践结合能力更强,但是理论知识功底相对于一般的高等院校还有差距。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组织全国物联网核心专家团队积极开发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于2010年6月正式启动了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认证项目,面向全国高校开展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认证考试,并在IOTT教育项目的基础上,增设以培养物联网专业级人才为目标的实训项目——全国物联网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实训基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高水平应用型复合人才。但总体而言,针对物联网产业从业人员的优秀培训教育机构十分有限,无法系统性地满足现有从业人员能力提升、职场晋升和高端技术的需求,从而制约了现有物联网才的社会供给,不能有效满足产业发展对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一、人才特点分析

(一) 人才需求日趋专业化与多元化

物联网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对知识条件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存在强烈的人才资源依赖性。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亟须高层次、实用性、复合型、国际化且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与专业技术技能的人才。物联网产业链由应用解决方案、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四大关键环节构成,所涉及的四大核心学科是微电子、无线传感、通信传输、计算机及其网络;尽管物联网产业链涵盖的各个环节对人才的专业要求不尽相同,但专业化与多元化要求普遍较强,各产业链人才均需以自身主导专业知识为基础,同时兼顾产业链各环节专业领域知识,以实现物联网产业人才能够沿各产业链专业化发展方向演进。

(二)人才区域分布差距明显

物联网产业人才的分布主要依托于各区域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国内物联网产业已初步形成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以及中西部地区等四大区域集聚发展的总体产业空间格局。其中,长三角地区产业规模位列四大区域的首位。环渤海,长三角以及珠三角。也因此成为物联网产业人才最为密集的区域,从城市分布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无锡、武汉等城市聚集了近40%的物联网产业相关人才,而广大中、西部以及东北等地区由于信息产业发展速度较为缓慢,配套设施较薄弱、人才激励措施尚不够完善等原因,对物联网产业人才的吸引力度不够,造成产业人才缺口较大。随着区域间竟争的加剧,人才资源将成为各区域夺取战略制高点的第一资源。

二、人才发展机遇与挑战

(一) 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的机遇

市场发展拉动人才需求 在国家产业政策带动下,物联网产业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未来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保守预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将实现7 500多亿元的规模,, 年均增长率为11%左右。物联网产业发展壮大将不断拉动产业相关人才就业与创业,加速产业人才队伍成长,促进物联网产业人才的发展。

人才规划措施逐步出台 截至2011年年底,物联网产业重点发展的主要省市相继出台了本省市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规划,对产业人才规划的具体目标和主要举措也给予了明确阐述,并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产业高端人才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力图通过待遇留人、事业留人等多种手段加速人才的培育与引入,为物联网产业人才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

人才培育力度不断加强 2010年,结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实际需要,教育部公布了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本科新专业的名单,其中物联网专业共有37所高校获批,一大批一专门面向物联网产业的人才正在培育之中。同时,各省市地区积极构建产业人才培养体系,依托区域内优势培训资源,建成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对物联网产业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培育力度不断加强。

(二) 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的挑战

高层次专项人才相对缺乏 物联网产业人才总体供给量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产业专项人才明显不足,特别是创新型人才、高新技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尤其缺乏,且现存的教育资源无法系统性地满足物联网专业人才和高端技术人才的需求,各地方人才短缺的问题在一定时期内将无法得到有效的解决。

人才培养相对滞后 目前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开设的IT课程及研发工作中,物联网方向的专业设置滞后,学科互动不足,人才专业知识结构单一,且产学研合作机制不够成熟完善,造成愈发激增的人才需求与滞后的人才培养之间的矛盾。物联网对口专业的人才供给暂不能满足未来产业发展的需要,产业发展的后备人才亟待培养与储备。

人才体系化规划有待优化 由于物联网产业本身尚不成熟,产业人才规划缺乏体系化,人才市场化改革有待深化,人才公共政策也函须创新。物联网企业往往采用高薪聘用手段吸引和留住人才,而不愿投入资金和时间系统地培养人才。从长远看,这不仅不能增大产业人才的总体储量,而且还会造成高层次人才流失问题的出现。

中国物联网产业关键人才分析

一、产业链关键人才分析

物联网产业链由传感感知、传输通信、运算处理、智能决策四大关键环节构成,并以应用智能决策解决方案为核心。从产业链人才构成的角度,物联网产业人才是以底层元器件人才、传感器布点人才、光纤网络研究人才、通信底层开发人才、大数据量处理人才、负载均衡人才、软件基础设施人才、数据挖掘人才和行业应用人才为关键人才,其中尤以海量数据挖掘人才和行业应用人才(包括机器学习人才和专家知识系统人才)为核心。这类高端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物联网产业关键人才发展重点之一,也日益成为各企业争相“抢夺”的关键人才(见图23-1)。


图23-1 中物联网产业链关键人才构成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产业人才数据库2012-03

二、产业区域人才分析

(一) 环渤海地区

环渤海地区是国内物联网产业重要的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及系统集成基地。该地区关键支撑技术研发实力强劲,感知节点产业化应用与普及程度较高,网络传输方式多样化,综合化平台建设迅速,物联网应用广泛,并已基本形成较为完善的物联网产业发展体系架构。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在内的环渤海地区各省市,为了抢占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先后推出了适应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发展规划,或利用已有政策加强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的引进与培养。环渤海区域还建立了人才协作联盟,推动37个城市达成合作共识,促进了区域内人才的交流与协作(见图23-2) 。


图23-2 环渤海区域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策略分析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人才数据库2012-03

(二) 长三角地区

长三角地区是我国物联网技术和应用的起源地,在发展物联网产业领域拥有得天独厚的先发优势,凭借该地区在电子信息产业深厚的产业基础,长三角地区物联网产业发展主要定位于产业链高端环节,形成全国物联网产业核心与龙头企业的集聚。长三角地区物联网发展呈现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江苏、浙江两省重点城市快速发展的态势,各地分别制定了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和针对物联网产业人才的发展策略以无锡为例,无锡全力打造物联网产业核心区,2010年出台《关于更大力度吸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三年内在无锡形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人才特区和人才高地,为吸引物联网高层次人才在无锡创业,政府将在个人所得税、股权激励、落地办企业等方面给予支持和激励(见图23-3 ) 。


图23-3 长三角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策略分析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人才数据库2012-03

(三) 珠三角地区

在物联网产业发展上,珠三角地区围绕物联网设备制造、软件及系统集成、网络运营服务以及应用示范领域,重点进行核心关键技术突破与创新能力建设,着眼于物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信息化水平提升以及农村信息技术应用等方面。在人才建设方面,也不断加大人才的投入和支持力度(见图23-4 ) 。


图23-3 朱三角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策略分析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人才数据库2012-03

(四) 西南地区

物联网产业发展迅速,各重点省市结合自身优势,布局物联网产业,抢占市场先机。四川、重庆、云南等西南部重点省市依托其在科研教育和人力资源方面的优势,以及RFID、芯片设计、传感传动、自动控制、网络通信与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等领域较好的产业基础,构建物联网完整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重点培育物联网龙头企业,大力推广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在产业人才培养方面,西南地区正在逐步加大投入,积极为本区域的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见图23-5 ) 。


图23-3 西南地区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策略分析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物联网人才数据库2012-03

(五) 其他地区

除上述四个重点区域外,我国其他一些地区也纷纷出台物联网产业相关的配套扶持政策,制定一系列人才发展规划,以加大物联网产业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例如,哈尔滨在驻哈尔滨高校的相关专业中增设物联网核心技术相关的研究方向,引导企业加强与国内知名高校和中科院等国内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同时通过绿色通道以优厚待遇大力引进物联网核心人才和专业团队来哈尔滨创业,发展物联网项目;武汉通过“黄鹤英才”和“3551”人才工程,为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强劲的人才支撑,成为向中西部地区嫁接物联网产业的基地和科技创新基地。

中国物联网人才发展策略

一、政府层面

(一) 加强物联网产业人才顶层规划

加强人才顶层规划,遵循战略性、先导性及带动性原则,科学规划,统筹布局,积极推进物联网产业人才政策创新和物联网人才实施工程。第一,坚持以人为本,重视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统筹推进物联网产业的人才队伍建设,努力培养一批领军型创新人才,不断加大物联网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力度,打造人才梯队助推物联网产业发展;第二,做好物联网产业人才发展的相关配套服务,为物联网企业提供相应的财政支持和税收优惠措施,以调动企业参与自主创新的积极性;第三,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并以此为载体,不断提升物联网产业人才的素质能力;第四,通过财政支持和政策导向,充分发挥政府职能作用,消除人才流动在行政管理、户籍、档案管理、购房及子女就学就业等方面的体制性障碍。

(二) 推动物联网技术应用,培养创新型人才

支持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技术中心,支持重点科研基础设施和大型科技资源平台的整合和共享,组织开展重点关键领域技术攻关,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将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产品列人政府采购目录,支持物联网技术及产品的推广应用。同时在推动技术应用的基础上,加大人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制定系列有利于产业高端人才和创新型人才发展的鼓励政策,为物联网产业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政策机遇,培养创新型人才。

二、企业层面

(一)加大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鼓励企业参与技术应用研发人才培养,制定适合本企业实际的人才培养模式。企业培养的人才在动手能力上具有很大优势。物联技术应用研发人才很多都是通过参与项目,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专业人才。借助企业实验室,同时积极引进创业团队进驻实验室,鼓励员工边学习边实践,保证其创新能力与实操能力的稳步提升。此外,员工配置和薪酬激励优先向专业研发人才倾斜,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加强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投入

发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作用,增加物联网技术应用研发投入。研发物联网采集终端、应用管理软件、数据库、服务平台等多领域集成应用技术,提升知识产权拥有水平,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形成从研发、生产到应用的完整创新链条,推动物联网核心技术和解决方案在各个行业的广泛应用,形成面向行业领域的产品或服务平台。

三、高校及研究机构层面

(一)完善物联网产业人才培训体系

目前多数高校与培训机构的物联网学科课程未形成完善体系,师资力量缺乏,整体培训开发体系尚有待健全。完善物联网产业学科体系与人才培训体系建设,应完善并提升高校物联网专业设置与教育教学水平,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人才需求市场为导向,加快物联网发展所需学科专业建设,扩大物联网及相关领域学位点布局和研究生培养规模,促进优质学科资源的整合与汇聚;培训机构课程体系的构建注重与职业岗位的互动性,兼顾知识面和专业延伸,同时在师资队伍建设面给予帮扶和指导,逐步健全人才培训认证体系,培养物联网产业具有创新精神和专业能力的后备人才。

(二)促进物联网产业学研体系建设

在政府的统筹规划和引导下,进一步加强物联网“产学研”协调发展,高校、科研院所与物联网企业进行资源的有效对接,整合产业资源,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关键技术研发力度,加强产业间相互协调,促进有效商业模式形成,进而提升物联网各产业链环节的实力,加快推进产业化进程,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合作共赢。

网友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的性别: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所属部门: 所担职位:
您公司的人员规模?
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您是如何知道仁达方略公司的?
贵企业之前是否与咨询公司有过合作?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公司:
联系地址: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