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研究院 >> 专业研究 >> 发展战略研究 >> 正文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5-01-22 | 文字大小:【】【】【】 | 浏览量:5743

【本文导读】全球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商品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欧债危机仍将进一步持续,全球经济有极大的变数。欧美国家经济波动将对跨国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背景

一、全球经济低迷影响中小企业的发展

全球市场竞争将更加激烈,商品出口贸易形势不容乐观,中国出口贸易面临巨大挑战。金融危机带来的不利影响仍然存在,欧债危机仍将进一步持续,全球经济有极大的变数。欧美国家经济波动将对跨国企业和国内中小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极大的影响。

我国的中小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中小企业,很多都是“三来一补”的外向型经济的产物,两头在外,对国际市场和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很强。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和各国经济复苏乏力对这些中小企业的冲击尤其大,甚至使许多企业停产乃至倒闭。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这些中小企业转变发展方式、竞争战略、盈利模式成为当务之急和自救良方。根据自身优势和市场需要,探求新的发展方式、创造新的盈利模式,因地制宜的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变过去单纯依赖廉价劳动资源、自然资源、环境成本盈利的方式,转变技术型、品牌型、资源整合型高等附加值得盈利模式,扭转长期以来在国际市场分工和全球产业链合作中的不利处境和边缘地位,成为我国中小企业在后危机时代寻求新发展、新突破的必然选择。

二、经济活动的“蝴蝶效应”挑战中小企业的市场应对能力

未来一段时间,国家将实行稳定的货币政策和积极地财政政策,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毯、环保等低能耗产业将得到更多地国家税收补贴和金融优惠政策,全球进出口形势严峻,国内物价上涨的压力加剧。国家面临控制房价和物价,维持社会稳定的责任,同时,有着扩大内需,刺激经济发展的原动力。再这样的背景下,中小企业将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甚至远远超出了中小企业的承受极限。中小企业需要认真研究和严肃对待各类问题,提高应变能力。

三、产业高端挤压中小企业的发展空间

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产业发展的中,也是各国政府争夺和跨国财团实施全球化竞争的制高点,我国在诸多领域不占用优势,这势必对我国企业带来强大的发展压力,对中小企业发展新兴产业带来长期的深远的影响。中小企业一般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不占有技术优势,只是在全球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在价值链上处于低端环节,因此客观上受到发展空间限制,难以在高端区域实施技术突破。

四、全球化竞争对中小企业提出新要求

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其相关领域,竞争全球化趋势明显,如技术全球化、人力资源全球化、资源分配全球化、零部件采购全球化、品牌运作全球化、营销全球化、服务全球化、资本全球化。我国在资源分配、零部件采购、品牌运作、资本运营等方面不具备全球化的竞争优势,而中小企业更出于劣势。中小企业要全程参与到全球化竞争中,在产业链中必须要有明晰的定位。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面临的问题

一、资产规模小

缺乏规模和相互协作导致中小企业难以稳定的发展。由于资产规模较小,过于分散,企业间缺乏合力,缺乏产业链上的话语权及影响力。企业资金少,资产规模小,生产能力小,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较弱。中小企业缺乏技术积累和投入,较小的研发资金难以支撑新兴产业发展中所需要的持续性技术投入,难以取得技术优势。缺乏人才储备,欠缺人才培养机制,更难以在竞争中得到发展新兴产业亟须的专业人才。

二、技术创新力弱

家族观念、知识体系、文化束缚以及形成的经营理念,舒服企业发展,影响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突破。企业要发展新兴产业势必要在进行观念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发展战略的转型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企业不成熟的经营理念、债权利引发的矛盾难以在短期内消除,会给企业新兴产业发展变革带来不利影响。

三、受发展环境影响大

全球化背景固然给中小企业发展带来机遇,但也带来挑战。由于技术贫乏、管理落后、资金薄弱、人才缺失使企业难以在发展新兴产业及市场竞争中获取优势。同时,人民币升值、贸易纠纷、贸易壁垒、全球经济低迷、通货膨胀等因素推波助澜,加大发展新兴产业的困难。并且,在全球战略性新兴产业处在发展的初期,产品结构、技术路径等加剧了中小企业发展新兴产业的不确定性。

四、处于产业链低端

中小企业虽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表现活跃、动力强劲,并且也取得了客观的成效,但与大型企业相比,其实力仍然较弱,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中小企业处于产业链的低端所致。由于处于产业链低端,在资源和投入等方面明显不足。2010年高技术行业的中型企业研发活动支出总额相当于大型企业的46.66%,相比于2009年减少了12.07个百分点(见图15-1)。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在研发投入上相对较少,这对于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来说是一个严重的制约因素,从而也导致中小企业在这一具有技术密集型特征的产业领域处于从属地位(见图15-2)。


图15-1高技术产业有研发活动的企业数与研发人员数对比(2010年)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12-03


图15-2高技术产业大中型企业研发活动经费对比(2010年)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12-03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路径

中小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要根据产业成熟度、产业链的完善程度入手,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帮助企业准确进行业务定位,把握产业发展契机。通过对现有企业环境的分析和评价,根据企业的基本诉求及战略要求,明确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和驱动力,进而建立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分析矩阵(见表15-1)。

表15-1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分析与评价

资料来源:赛迪顾问2012-03

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分析矩阵,可以分析和评价中小企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模式,帮助进行企业发展模式定位。主要基于两个评价维度:横轴代表中小企业的资源与能力,显示企业的资源状况和竞争能力的强弱;纵轴是产业链融合度,显示企业所在产业链的位置以及成熟度。图15-3列举了仲系哦啊企业适用于不同象限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位于同一象限的企业可以采取相应的发展模式。大致可分为一下四中发展模式:优势扩张模式、重点突破模式、产业追随模式、业务渗透模式(见图15-3)。


根据产业链融合度,资源与能力状况,将各类企业的业务置于矩阵的四个战略象限中,从而确定企业发展模式,并根据发展模式,确定企业发展路径和方向。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小企业大致可以分为四类:传统企业进入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若是企业、拥有资源和技术的企业、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事的企业。根据各类企业不同特征,其发展模式不同,发展路径也不同(见表15-2)。

表15-2 中小企业新兴产业转成型历经

资料来源:赛的顾问,2012-03

一、 优势扩张,提升企业竞争力

有些中小企业本身就是高技术型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具备了一定的市场地位和技术优势,企业处于相对有利的市场竞争位置,现有业务具有非常强的市场竞争能力,本身具有研发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在此情况下,企业通过扩展强化所在业务领域的市场占有率,并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实施纵向一体化,或发展多元业务。具体采取的优势扩张战略包括:纵向一体化转型战略,如ITC硬件厂商向软硬件集成发展、新能源光伏电池与组件生成向集成安装服务和系统工程服务发展;发展多元业务战略,如开发多元业务,强化多元业务研发和市场培育;渗透发展战略,如向目标企业进行技术渗透、市场渗透及资本渗透,力图在渗透中发现机会,并迅速占领相关市场领域,实现产业链扩张。

主要方式 包括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战略合作、技术合作、市场开发与渗透、产业链延伸等。限于产业链规模及技术成熟度,中小企业在实施战略扩张中,还需要谨慎,在自身能力支撑的情况下以适当的速度发展。

路径选择 对于拥有战略性新兴产业有事的企业来说,主要是采取优势扩张模式,不断扩大产业优势。通过强化产业链关键环节的控制能力,不断持续扩大市场市场份额,强化市场带动效应,利用积累的实力,实施进行技术、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的创新,逐步促进企业规范化运作,并不断强化产业链整合能力,成为产业链的整合者。

重点领域 包括高端软件、高效技能、卫星应用、三网融合高端装备制造中的自动化及机床设备,生物医药等。通过高端实心化发展,最终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军企业,甚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里的产业领军企业。

二、重点突破,构建核心业务

重点突破模式是指,中小企业在发展中,积累了一定的优势资源,如研发积累、人力资源积累、资金积累等,但缺乏市场开拓,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甚至游离于产业链边缘。在此情况下,企业采取重点突破的发展模式,既充分发挥已有的优势,特别是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聚集资源寻求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具体才去的转型战略包括聚焦发展战略、技术渗透战略、差异化战略、市场追随发展战略等。

主要方式 包括:技术渗透、战略合作、技术合作等。安凯客车作为一个中等规模的上市公司在行业内排名远远落后于郑州宇通、苏州金龙等企业。但是企业在发展中及时调整发展战略,牢牢抓住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动电动汽车的研发,申请成立国家级实验室,在电动汽车技术大力投入,实施重点突破战略。企业在发展中不断取得新能源汽车子领域——电动汽车技术的重点突破,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并在市场上取得了不凡的业绩。随着电动车成本下降和市场普及,安凯客车新能源将会有更加表现。

路径选择 对于拥有资源和技术的企业,主要采取的是重点突破模式。聚焦在处于孕育期或发展初期的领域,不断积累技术和能力,发挥人才及技术优势,打造核心能力,通过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不断突破国际厂商的围堵,致力于成为产业链关键环节掌控者,增强话语权。

重点领域 高端装备制造、海洋产业、生物及生物制造、核能、电动汽车关键技术等。通过核心能力培养和核心产业链掌控,做大企业的同时,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

三、 产业追随,抓住产业机遇

追随模式是大多数中小企业惯用的战略选择。此处的追随模式不是盲目的追随,而是指中小企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处于劣势的地位时应采用的应对策略。中小企业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由于规模较小、研发能力弱,在产业链中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产业链的非核心低端领域,利润率低、市场份额小、缺乏技术及资金,有些企业甚至挣扎在生存线上。例如,新能源领域风电设备制造领域中小企业居多,由于进入门槛低,市场向无序化发展,竞争非常激烈,日趋白热化,甚至出现了产能过剩。考虑到退出壁垒,很多中小企业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产业追随模式下,企业充分借助在市场竞争中已经取得的有力的位置,实施业务追随战略、差异化战略级湿度多元化战略,通过追随行业内领先企业,进行产业链配套的同时,强化优势业务的强化开发,实施市场引导下的业务聚焦,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尝试发展相关细分业务领域,将优势业务作深、作细、作透。具体采取的转型战略有细分市场渗透战略、研发领先战略、业务聚焦战略、差异化战略等。

主要方式 包括市场开发与渗透、适度多元化,外部合作与资源引进。以云计算为例。我国企业普遍存在研发能力薄弱。系统集成能力差、缺乏核心平台架构能力等现象,同时借助已经具备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通过融合发展模式,撬动云计算市场。

路径选择 对于战略性新型产业链中处于弱势的中小企业来说,主要采取的是产业追随模式。其发展路径方向为:向市场不断增长的细分市场发展,同时尝试产品或业务的多元化,通过不断降低成本来提高竞争力,并逐渐培育核心技术和核心人才,打造核心竞争力。最终成为细分领域不可或缺的零部件关键供应商或关键服务商。

重点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设备制造、循环利用领域、下一代通信网络、智能电网自动化及监控、风能及太阳能设备制造等。

四、 业务渗透,壮大企业规模

业务渗透是指,中心企业处于传统领域,或者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尚属空白,无论是资源状况还是技术能力,都很难在短期内在新兴领域或市场又打的突破或发展。鉴于企业本身缺乏相应的资源、自身研发等能力相对薄弱,在此情况下,企业只有通过转型来发现新的机遇,转化资源利用模式,寻求新兴业务和发现新型商业模式。处于产业环境相对不利和竞争能力不足的双重劣势下,该类型企业弱想在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中谋得一席之地,应该着手实施业务渗透模式的发展战略。

主要方式 包括战略收缩。业务选择和转型、市场渗透、技术渗透、产品渗透等。例如,传统的玻璃、水泥、钢材加工企业向高端材料行业渗透,传统的软件开发企业向更有市场空间的高端软件市场发展等。

不同类型企业的转型模式也不同。转型模式的选择与企业所在的行业领域、发展规模与实力、技术能力、人力资源储备、市场竞争状况等密切相关。中小企业的发展模式应该根据自身状况,对所处行业和竞争环境进行科学评估后,实施正确的战略选择,寻求适合自身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路径选择 对于传统领域进入新兴产业领域的企业来说,进入领域的需要从一下因素来考虑:第一,进入、退出壁垒低的领域;第二,进入快速增长期,市场不断增长的领域;第三,技术成熟,研发投入低的行业;第四,具有成本优势的行业;第五,对人才依存度低的行业。

重点领域 节能环保产业、LED产品、节能环保、软件、三网融合、新能源中的太阳能、风能配套产业、电动汽车的电控等领域。

中小企业战略转型策略建议

一、审慎选择路径,适时突破进入

中小企业本身是市场竞争和开放的产物们天生具有建好的市场适应能力,擅长捕捉市场机会,并具有一定的市场风险规避能力,创新的原动力和创造力都比较强,是市场经济中最活跃和最具有革命性的力量之一。从这个角度看,中小企业适合在充满不确定和未来市场空间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开拓发展,应抓住自身的这一优势,勇于探索,稳健经营。

不过,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也是一个庞大和复杂的领域,发展尚不够成熟,蕴含着许多未知的风险。中小企业在进入这些行为之时,应当通过建立科学的业务选择体系,认真分析和研判各类业务领域,选择最佳路径,以规避风险,获得收益。通过路径审慎选择和评估,在空间上找准突破口,在时间上把握最佳机会,并随时跟踪项目的进展状况和市场的变动,对既有的业务提哦西进行及时的调整。只有懂的识别、把握和规避市场的风险,才能将不确定的市场机会和发展空间转变为企业的成长前景,为此,中小企业必须审慎选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路径和方式,把准时机,适时突破进入。

二、加强资本运作,降低投资风险

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的融资能力较差,在我国的现有的金融体制之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也比较有限,再加上中小企业本身还处于发展之中,经验中存在许多不稳定、不确定的风险因素,同时在财务人事等内部管理上也存在许多不完善、不规范的地方,导致自身在资本市场上的地位也比较低。加之新兴产业本身的风险就比较大,因此,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所面临的资金问题和投资风险尤其突出。

基于新兴产业对资本有着较高的需求,并且具备较大的风险这一状况,中小企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更加需要着力解决这一制约发展的瓶颈,突破资本障碍,充分发挥自身的财务融资能力,在有限的资本市场上充分进行资源整合工作,控制投资风险。为此,在资本策略方面,中小企业需要积极进行资本运营,努力探索和尝试各种投融资形式,充分利用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直接融资、间接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并举,股票、债券等多种投资手段相结合,调动整个社会资源的积极参与,形成强大的资本支持,分摊投资的风险和成本。

三、强化创新机制,打造创新能力

成功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路径选择,需要强化创新机制,增加自主创新能力。为此,中小企业需要引进和完善风险投资机制,容忍创新时的犯错,鼓励创新的成果,在企业内部形成创业的文化,从而造就中小企业的创新能力。

就企业经营机制而言,中心企业多数都是具有产权明晰、债券对等的优势,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员工,尤其是主要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形成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强大创新能力。但是,也有许多中小企业因为处于企业的草创期,经营方式相对粗放,管理上存在许多不规范、不科学的地方,在治理结构上存在企业家个人决策权过大的情况,造成了许多企业经营机制上许多非理性、不规范甚至是扭曲的现象,严重制约了企业的活力和员工的创造性。对此,中小企业应当进行针对性管理改进与提升工作,积极制定应对措施,强化创新机制,打造创新能力,为顺利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打下坚实的机制、体制基础。

四、加强市场对接,完善路径选择机制

由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一个高风险回报的领域,蕴含着很大的不确定性。为了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路径选择的成功率,中小企业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中,要加强与市场的对接,完善路径选择机制保障,提高选择效率。

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依据自身的企业能力与资源优势,选择优势领域进行扩张,或在某些细分市场上进行重点突破,或紧跟行业发展“火车头”顺势而发,通过各种不同的路径选择,采取最适合自身的方式,实现与市场的无缝对接。

节选自:《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及管理实践》

网友评论

评论

全部评论

全国统一服务热线:

真实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您的性别:
公司名称: 所属行业:
所属部门: 所担职位:
您公司的人员规模?
您目前所面临的问题?
您是如何知道仁达方略公司的?
贵企业之前是否与咨询公司有过合作?
您的姓名: 联系电话:
联系邮箱: 所在公司:
联系地址: 留言主题:
留言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