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6851-568
15801587877——1580158045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 发布时间:2014-07-31 | 文字大小:【大】【中】【小】 | 浏览量:5207
文/仁达方略管理咨询公司 文化事业部
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对跨文化的研究在企业国际化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把握跨文化治理艺术与技巧,实施一套行之有效的跨文化治理策略,是企业能从容驰骋于国际舞台、实现成功经营、实现预期目标的有利保证。跨文化管理中的企业文化建设对策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实施本土化策略
本土化策略就是本着“思维全球化和行动当地化”的原则来进行跨文化管理。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公司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等全方位融入东道国经济中的过程,它有利于跨国公司降低海外派遣人员和跨国经营的高昂费用,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资本的危机情绪,有利于东道国的经济安全,增加就业机会,加速与国际接轨。
在摩托罗拉的跨文化管理战略中,本土化就是其核心战略。摩托罗拉在华投资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向中国转让世界领先技术,并且积极推进技术研究和开发的本土化和当地化。摩托罗拉在中国开展了一系列技术合作项目,在这一系列合作中,跨文化交流与融合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跨国合作不断得到深化和发展。
2、识别不同文化间的差异
由于文化冲突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必须对文化差异进行分析识别。按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赫尔的观点,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正式规范、非正式规范和技术规范。正式规范差异主要指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企业员工之间在有关企业经营活动方面的价值观念上的差异,由此引起的冲突往往不易解决。非正式规范差异是指在企业运作中的生活习惯和风俗等方面的差异,由此引起的文化冲突可以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来克服。技术规范差异主要指各种管理制度上的差异,它可以通过技术知识的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可见,上述差异所造成的冲突程度和类型是不同的,跨国公司管理者首先要识别和区分文化差异,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3、进行共同价值观管理
通过在企业内部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和企业文化,通过文化差异的识别和敏感性训练,企业可以提高员工对文化的鉴别和适应能力。在文化共性认识的基础上,根据环境的要求和企业战略的需求,建立起企业的共同经营观和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一点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减少文化冲突,使得每个员工能够把自己的思想与行为同公司的经营业务和宗旨结合起来,也使集团公司(总部)与下属企业的结合更为紧密,同时又能在国际市场上建立起良好的声誉,增强跨国公司的文化变迁能力。
4、进行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是为了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传统的反应和适应能力,促进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跨文化培训的主要方法就是对全体员工,特别是集团公司(总部)外派员工进行文化敏感性训练。这种训练的目的是加强人们对不同文化环境的反应和适应能力。具体做法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集中在一起进行专门的文化培训、实地考察、情景对话、角色扮演,以便打破员工心中的文化障碍和角色束缚,增强每个人对不同文化环境的适应性,加强不同文化之间的合作意识和联系。这样可减少驻外管理人员可能遇到的文化冲突,使之迅速适应当地环境,维持企业内良好的人际关系,保障有效沟通,实现当地员工对企业经营理念的理解与认同等,造就一批高质量跨文化管理人员。
跨文化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1)对方民族文化及原公司文化的认识和了解;2)文化的敏感性、适应性的培训;3)语言培训;4)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能力的培训。
总之,跨文化管理是企业经营全球化、高效化和多元化的基础,也是避免文化冲突的重要手段。跨文化企业必须利用跨文化管理,了解东道国的诸多言语与非言语沟通的差异,并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的、有形或无形的跨文化沟通组织与渠道;针对既存的文化差异和文化障碍,建立起良好的相互理解与信任的协调机制和沟通机制,以便及时有效地化解文化障碍,有效规避跨文化差异带来的经营风险,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和全球战略的实现。
↑上一篇:文化建设与管理的紧密结合
↓下一篇:企业文化的生态系统